24小時咨詢熱線:137 0551 2029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24小時服務熱線:
137 0551 2029(陳經理)
電話:0551-62817115
傳真:0551-62817123
郵箱:411638995@qq.com
網址:www.szthsl.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經開區盛萬產業園8棟(玉蘭大道與派河大道交口)
智能電網引領智慧生活
發布時間:2021-05-20 來源:凱正電氣 瀏覽次數:
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對智能電網建設和供電服務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對下一步智能電網的推廣和發展寄予厚望。這不僅是天津電力發展史上的輝煌篇章,也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今年以來,天津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快速推進,智能電網在確保城市用電安全可靠、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豐富城市服務內涵等方面對城市智能化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打造智慧城市、發展智慧生活的重要基礎和驅動力。深化應用生態城智能電網有力支撐“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天津市的中央大道上,遠處林立的現代風格建筑群與道路旁巨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屋頂徐徐轉動的風機是中新天津生態城特有的風景。
熾熱的陽光,清新的風,成為這座生態之城的綠色動力。實現總容量17.6萬千瓦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并網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建成近30個雙環網,實現10萬戶電力光纖到戶……從今年開始至2020年,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建成引領世界智能電網、智慧城市發展方向的典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示范工程是國內首個智能電網建設綜合項目,自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在促進綠色能源利用、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成效顯著。生態城智能電網建設范圍規劃30平方千米,目前起步區已經建成了智能電網的12個子項目。2013年,結合生態城分布式能源和地區規劃建設需求,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從全面建設、標準制度修編、運行數據積累與完善、技術提升等四個方面,編制了2013年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深化應用與全面建設專項計劃,共形成35個項目。生態城市需要智能電網能夠滿足能源結構向新能源發展的需要。
目前生態城已接入0.45萬千瓦薊運河口風電,每年發電約900萬千瓦時,可以滿足3000多戶普通家庭的用電需求。今年,中新天津生態城還將接入中央大道、北部高壓帶、污水處理廠、服務中心停車場等4個光伏項目,形成1.6249萬千瓦分布式電源供電的局面,一條接納清潔能源的“綠色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在電網建設方面,今年生態城將全面建設配電自動化,建成18條10千伏出線、47個開關站,逐步形成6個雙環網,推廣生產搶修指揮平臺,滿足現階段生態城居民生活和產業發展的供電需求。到2020年,生態城將建成2座220千伏、4座11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近30個雙環網,實現配用電信息的高度集成,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99.999%,這意味著生態城供電將更加安全可靠。”國網天津電力科技信息部智能處處長于建成表示,“綠色、智能是生態城的名片,居民不僅能享受智能家電帶來的智能化生活,還能享受電動車等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的交通工具帶來的舒適與環保。”目前生態城已經建成了永定州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嘉銘小區418戶建設電力光纖到戶,實現了遠程抄表、智能家電控制和智能用電管理。“通過手機上網,就能對家里的電器實現遠程操控。”在營業廳里,正在辦理業務的小區居民告訴記者,“大熱天回到家里,空調已經吹起涼風,電飯煲自動開啟,這樣的感覺太好了。
”今年,生態城將繼續推廣建設電力光纖到戶,建成1萬余戶電力光纖到戶,為居民智能用電提供技術條件。在全面建設的同時,國網天津電力重點對微電網控制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電能質量監測系統、智能小區樣板間等進行運行數據積累與深化應用,實施智能配電設備集成國家863計劃項目,結合運行情況新編《天津電網分布式光伏運行管理規定》等6項技術標準,修訂7項管理辦法,形成45項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支撐生態城智能電網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一座倡導環保節能的生態之城、一座和諧持續發展的智慧之城、一座展示現代文明的未來之城已經初現規模,未來智能生活的訴求在這里凝聚成形。加快建設智能配電網全面服務智慧新生活對于天津市城市核心區的18萬居民來說,今年炎夏,他們將充分感受到智能電網給城市生活帶來的便利。7月8日晚上,天津市河西區廣東路廣順園居民李女士家中忽然停電,20時40分她打通95598報修,城南供電分公司配電搶修指揮人員通過配網搶修指揮平臺對客戶報修進行定位和研判,通過地理信息圖定位和智能表數據顯示,判斷出客戶所在地其他客戶均為帶電狀態,只有報修客戶無電,由此系統自動給出判斷:該客戶報修為單戶停電故障。搶修指揮人員立即給客戶所在區域搶修班進行派工,并告知搶修人員故障類型和所需備品備件,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為客戶排除了故障,恢復供電。
此時,距離李女士打通電話還不到15分鐘,李女士和鄰居們直呼:“這真是太有效率了!”這正是城市配網自動化改造的顯著成果。
今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第二季度工作會上,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堅持建設與改造并舉,加強重點城市核心區、縣域電網、中心城鎮和產業園區配電網建設。”會后,國網天津電力落實會議精神,調整配網建設規模和進度,5月確定了更高標準的城市配電網建設和改造目標:2013年,由原計劃完成63平方千米建設任務,增加到116平方千米;2014年,由原計劃96平方千米建設標準,提高到完成241平方千米,力爭實現天津市外環線以內市區智能配電網全覆蓋的更高目標。配電自動化是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礎。
負責搶修李女士家中用電故障的城南供電分公司配電急修專責鄭啟林告訴記者,搶修中最耗時間的環節就是排查故障。以前他們查清一起配電故障,需要拿著圖紙檢查整條配電線路,每個開關箱的開關和接線盒接頭的搭火點都要看,多則兩三個小時,順利的話半個多鐘頭。而現在憑借營配信息融合的成果,靠“全網一張圖”,故障排查縮短到1分鐘之內。所謂“全網一張圖”,指的就是打破營銷以及配電專業之間各自維護數據的信息孤島,建立起由變電站、線路、臺區、客戶構成的集成平臺。
去年12月6日,國網天津電力在城南供電分公司服務范圍內的22平方千米城市核心區實施的城市配電網自動化示范工程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作為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撐和重要成果,國內首個智能互動搶修服務指揮平臺在此之前成功上線運行。“在營配信息融合基礎上建設的配電生產搶修指揮平臺,可以切實提高故障處理速度。”城南供電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濤說。長久以來,營配專業由于性質不同,各自數據并未實現實時共享與對接,搶修人員到達現場還需要臨時核對低壓圖。
“為了打破營配信息壁壘,我們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資源,建立起集合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PMS(生產管理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95598客戶服務中心、營銷管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視頻信息等多系統融合的綜合體系架構。”國網天津電力運維檢修部副主任郭鐵軍告訴記者,他們組織配電專業和營銷專業人員完成了示范區域內全部12423個客戶集、178627戶居民的數據的核對和錄入工作,為核心區配網故障的準確定位和快速搶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10千伏以上的線路故障,配網自動化的“智能”則體現在自愈功能上。自愈是智能電網的“免疫系統”,也是智能電網最重要的特征,遇到多重故障、外力破壞和各種災害發生時,智能電網能夠快速自動防御,隔離故障區域,非故障區域通過雙回路迅速恢復供電。通過配電自動化系統,10千伏故障平均定位時間和平均隔離時間均小于3分鐘。目前,國網天津電力已全面完成92個站點自動化改造,敷設光纖110千米,并進行了配電自動化主站升級和指揮平臺推廣應用,啟動智能配電網標準體系建設。電網變得更“聰明”,市民用電更“智慧”,智能電網在經濟、能源、民生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綜合價值,正在全面支撐、引領著城市智能化的進程。
熾熱的陽光,清新的風,成為這座生態之城的綠色動力。實現總容量17.6萬千瓦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并網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建成近30個雙環網,實現10萬戶電力光纖到戶……從今年開始至2020年,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建成引領世界智能電網、智慧城市發展方向的典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示范工程是國內首個智能電網建設綜合項目,自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在促進綠色能源利用、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成效顯著。生態城智能電網建設范圍規劃30平方千米,目前起步區已經建成了智能電網的12個子項目。2013年,結合生態城分布式能源和地區規劃建設需求,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從全面建設、標準制度修編、運行數據積累與完善、技術提升等四個方面,編制了2013年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深化應用與全面建設專項計劃,共形成35個項目。生態城市需要智能電網能夠滿足能源結構向新能源發展的需要。
目前生態城已接入0.45萬千瓦薊運河口風電,每年發電約900萬千瓦時,可以滿足3000多戶普通家庭的用電需求。今年,中新天津生態城還將接入中央大道、北部高壓帶、污水處理廠、服務中心停車場等4個光伏項目,形成1.6249萬千瓦分布式電源供電的局面,一條接納清潔能源的“綠色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在電網建設方面,今年生態城將全面建設配電自動化,建成18條10千伏出線、47個開關站,逐步形成6個雙環網,推廣生產搶修指揮平臺,滿足現階段生態城居民生活和產業發展的供電需求。到2020年,生態城將建成2座220千伏、4座11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近30個雙環網,實現配用電信息的高度集成,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99.999%,這意味著生態城供電將更加安全可靠。”國網天津電力科技信息部智能處處長于建成表示,“綠色、智能是生態城的名片,居民不僅能享受智能家電帶來的智能化生活,還能享受電動車等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的交通工具帶來的舒適與環保。”目前生態城已經建成了永定州大型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嘉銘小區418戶建設電力光纖到戶,實現了遠程抄表、智能家電控制和智能用電管理。“通過手機上網,就能對家里的電器實現遠程操控。”在營業廳里,正在辦理業務的小區居民告訴記者,“大熱天回到家里,空調已經吹起涼風,電飯煲自動開啟,這樣的感覺太好了。
”今年,生態城將繼續推廣建設電力光纖到戶,建成1萬余戶電力光纖到戶,為居民智能用電提供技術條件。在全面建設的同時,國網天津電力重點對微電網控制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電能質量監測系統、智能小區樣板間等進行運行數據積累與深化應用,實施智能配電設備集成國家863計劃項目,結合運行情況新編《天津電網分布式光伏運行管理規定》等6項技術標準,修訂7項管理辦法,形成45項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支撐生態城智能電網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一座倡導環保節能的生態之城、一座和諧持續發展的智慧之城、一座展示現代文明的未來之城已經初現規模,未來智能生活的訴求在這里凝聚成形。加快建設智能配電網全面服務智慧新生活對于天津市城市核心區的18萬居民來說,今年炎夏,他們將充分感受到智能電網給城市生活帶來的便利。7月8日晚上,天津市河西區廣東路廣順園居民李女士家中忽然停電,20時40分她打通95598報修,城南供電分公司配電搶修指揮人員通過配網搶修指揮平臺對客戶報修進行定位和研判,通過地理信息圖定位和智能表數據顯示,判斷出客戶所在地其他客戶均為帶電狀態,只有報修客戶無電,由此系統自動給出判斷:該客戶報修為單戶停電故障。搶修指揮人員立即給客戶所在區域搶修班進行派工,并告知搶修人員故障類型和所需備品備件,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為客戶排除了故障,恢復供電。
此時,距離李女士打通電話還不到15分鐘,李女士和鄰居們直呼:“這真是太有效率了!”這正是城市配網自動化改造的顯著成果。
今年4月,國家電網公司第二季度工作會上,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堅持建設與改造并舉,加強重點城市核心區、縣域電網、中心城鎮和產業園區配電網建設。”會后,國網天津電力落實會議精神,調整配網建設規模和進度,5月確定了更高標準的城市配電網建設和改造目標:2013年,由原計劃完成63平方千米建設任務,增加到116平方千米;2014年,由原計劃96平方千米建設標準,提高到完成241平方千米,力爭實現天津市外環線以內市區智能配電網全覆蓋的更高目標。配電自動化是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礎。
負責搶修李女士家中用電故障的城南供電分公司配電急修專責鄭啟林告訴記者,搶修中最耗時間的環節就是排查故障。以前他們查清一起配電故障,需要拿著圖紙檢查整條配電線路,每個開關箱的開關和接線盒接頭的搭火點都要看,多則兩三個小時,順利的話半個多鐘頭。而現在憑借營配信息融合的成果,靠“全網一張圖”,故障排查縮短到1分鐘之內。所謂“全網一張圖”,指的就是打破營銷以及配電專業之間各自維護數據的信息孤島,建立起由變電站、線路、臺區、客戶構成的集成平臺。
去年12月6日,國網天津電力在城南供電分公司服務范圍內的22平方千米城市核心區實施的城市配電網自動化示范工程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作為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撐和重要成果,國內首個智能互動搶修服務指揮平臺在此之前成功上線運行。“在營配信息融合基礎上建設的配電生產搶修指揮平臺,可以切實提高故障處理速度。”城南供電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濤說。長久以來,營配專業由于性質不同,各自數據并未實現實時共享與對接,搶修人員到達現場還需要臨時核對低壓圖。
“為了打破營配信息壁壘,我們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資源,建立起集合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PMS(生產管理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95598客戶服務中心、營銷管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視頻信息等多系統融合的綜合體系架構。”國網天津電力運維檢修部副主任郭鐵軍告訴記者,他們組織配電專業和營銷專業人員完成了示范區域內全部12423個客戶集、178627戶居民的數據的核對和錄入工作,為核心區配網故障的準確定位和快速搶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10千伏以上的線路故障,配網自動化的“智能”則體現在自愈功能上。自愈是智能電網的“免疫系統”,也是智能電網最重要的特征,遇到多重故障、外力破壞和各種災害發生時,智能電網能夠快速自動防御,隔離故障區域,非故障區域通過雙回路迅速恢復供電。通過配電自動化系統,10千伏故障平均定位時間和平均隔離時間均小于3分鐘。目前,國網天津電力已全面完成92個站點自動化改造,敷設光纖110千米,并進行了配電自動化主站升級和指揮平臺推廣應用,啟動智能配電網標準體系建設。電網變得更“聰明”,市民用電更“智慧”,智能電網在經濟、能源、民生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綜合價值,正在全面支撐、引領著城市智能化的進程。